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构筑大熊猫保护防线

文章来源:    作者: 祁玉洁       发布时间:2019-06-14     浏览量:


保护区管护员在山坡上艰辛跋涉
      在中国,有三个中央直管的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即四川卧龙、陕西佛坪及甘肃白水江。据2016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保护区有野生大熊猫110只,居全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首,占我国大熊猫总数的十分之一。
      初冬时节,记者一路南行进入碧口,来到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口保护站。在保护站,甘肃白水江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万年详细介绍了保护区改革开放40年来,对国宝大熊猫保护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大熊猫保护机构应“急”而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几乎占全国大熊猫一半的岷山山系,森林消失,野生动物栖息地大面积减少,加之1976年发生两次7级以上地震,紧接着是岷山地区竹子大面积开花,给大熊猫的生存带来了灭顶之灾。

      国家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岷山地区大熊猫分布集中的四川省平武、青川、北川、九寨沟、松潘和甘肃省的文县,受灾面积525平方公里,共发现大熊猫尸体92具,其中文县就有34具。

      为此,1976年11月,文县成立了保护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从野外救回病饿大熊猫12只。甘肃省农林局、武都地区、文县边抢救大熊猫,边将筹建自然保护区事宜提上了日程。

      在国家高度关注下,1978年5月,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在1963年划定的让水河金丝猴保护区的基础上应运而生。这一年,我国建立的十几处自然保护区,大多为拯救大熊猫而成立。这是国家对大熊猫种群不至灭绝作出的战略性举措。

      随后,从1978年5月到1982年3月,保护区主要开展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保护区界限“林业三定”等工作,成为全国保护界线清楚,无林权争议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在此期间,确定了保护区管理模式,实行部、省、地三级管理,机构名称为林业部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了保护站;成立了森林公安局,建立了县、局、乡护林联防组织;组建了地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同时,开展了大熊猫抢救与驯养繁殖工作,保护区大熊猫出访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保护区内的大熊猫

       保护机构完成初步建设,依然无法遏制大熊猫数量的减少,1983年,白马河、丹堡河区域大熊猫主食箭竹开花枯死面积达1127公顷,当时受灾范围波及四川和甘肃的全部大熊猫产区,四川大熊猫比七十年代减少了1000只,甘肃少了813只,大熊猫面临绝种危机。

      为此,保护区组成106人的救灾队伍,分两组分赴白马河、丹堡河站辖区。建立白马河园草坡、丹堡河邵家梁灾情观察点,将仅有的10名专业技术干部固定在观察点。点面结合,从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大熊猫救灾战斗。三年中,保护区的职工流血流汗,风餐露宿,挨饥受冻,全身心投入工作,除了抢救无效死亡3只,跟踪死亡1只,成功救治了12只。

     刘万年介绍,从1992年到2008年,保护区一方面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及保护区基础资料的完善工作,一方面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林政管护。尤其在1992年到2000年期间,毁林开荒、烧火地、种党参、砍木头倒卖、林缘村社狩猎……有恃无恐的违法行为屡禁不绝。在日常管护中,保护区职工挨打受气事件时有发生。

      即使在十分困难的时期,保护区也没有丝毫松懈依法打击的力度。“建局以来,共查处林政案件1113起,治安案件421起,林业刑事案件115起,其中倒卖大熊猫皮张案4起。如1997年1月破获的倒卖4张大熊猫皮张案,涉案两省数县,为全国之最,19名犯罪分子伏法。这是迄今为止,公安局在体制不顺、人手少、牵涉面广的特殊情况下侦破的,成为了全国侦破大熊猫皮张倒卖案件的典范。”刘万年说。
 
     2004年,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完成了综合科学考察,查清了区内动植物、水文、气象等各类资源状况,为保护区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值得庆幸的一件事,也是该局建局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993年3月,灾难复又降临保护区,让水河流域渭儿沟、胡顺沟、黑阴沟、庙石沟的大熊猫主要食源缺苞箭竹又遇到死亡周期,占全区一半的大熊猫生命受到威胁。重灾区就有14只大熊猫活动。管理局迅速建起两个固定观察点,4个重点监测点,组建了抢救、医疗、后勤保障组织,开展了建局史上的第二次救灾。

      正在这时,让水河流域悄然兴起一股采挖沙金狂潮。保护区的人马一分为二,一部分救灾,一部分查、刹、堵。一年之中至少组织三次以上大的行动,小行动接连不断,但采挖沙金多次死灰复燃,卷土重来。有报道中写道:“30多公里的河道上竟有270多金坑子,上万人在这里折腾,摆摊的、卖饭的,干什么的都有,白天机声隆隆,夜里灯火通明,本来应该十分宁静的自然保护区,变成了嘈杂闹市”。终于,在林业部的督办下、在舆论的监督下,在1998年5月20日,让水河谷的喧嚣声才平静下来。

      在这期间的1993年9月,保护区与成都动物园合作繁育大熊猫成功,幼仔取名“健健”;1996年,保护区完成综合科学考察,并出版了《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1998年完成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结论为:全区森林覆被率82.7﹪,比建局初增长8.8个百分点;2003年,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在保护区实施,白水江动植物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

     1993年,岷堡沟保护站成立,保护区面积增加为22万公顷。

      2001年,保护区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2002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在保护区正式实施。

      2007年,保护区面积进行调整,调整为现在的18.3万公顷。

      从2008年“5•12”地震后到2011年,这期间除开展保护工作外,保护区主要开展“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完成了对地震受损保护基础设施的修复与重建工作。

      从2012年到现在,尤其是十八大以后,是保护区长足发展的时期,这期间天保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全面实施,大熊猫保护监测成效显著。
      熊猫家园渐趋安全
      纵观40年来,白水江地区大熊猫数量变化曲线先呈现锐减趋势,然后经历平稳过渡,现在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1974—1987年之间,短短13年,大熊猫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造成如此锐减的原因,刘万年分析认为,除大熊猫本身的内因外,外在的因素包括竹子开花、人为捕杀等活动,使大熊猫数量减少。

      加强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监测工作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社区节能示范工程等的实施,结合当地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白水江保护区根据自身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天然林保护实施办法,摸索社区共管机制,目前已经形成集体林管护责任到人、管护面积到户、资金分配到村、资金监管到站的工作模式,采取专业管护与全民日常管护相结合的办法,有效改善了区域内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的质量,为大熊猫提供了更为安全、舒适的生存空间。

      据了解,为保护好这片“国宝”的绿色家园,保护区实行专业管护与全民日常管护相结合保护模式,成立了村民护林队,他们除了完成保护区管理局安排的工作外,一有时间就自发到保护区进行巡护监测、森林防火等工作。李子坝村村主任王安福就是该村护林队的一员,已经干了十多年了。他告诉记者,完成一次巡护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半个月,“饿了啃几口饼子,晚上就睡在简易帐篷里。”

      作为保护区工作人员,没有比亲眼见到自己保护的珍稀动物更开心的事了。记者从工作人员取回的红外线录像中看到,一只体态丰腴的大熊猫慢吞吞地走到树前,用屁股在树上蹭了几下便“大摇大摆”地走开了……刘万年介绍,除了人工巡护外,保护区还安装了红外相机进行野外监测,每个季度都会拍摄到大量大熊猫、羚牛、林麝、金猫、青鼬等数十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清晰照片和视频。

      白水江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起步于2003年,随着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巡护监测管理制度、巡护监测评价办法、巡护监测专项奖励等制度和办法不断得到完善,GPS、GIS、红外相机等先进设备逐步投入使用,为大熊猫保护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使该区域大熊猫保护由日常性逐步转向技术型。

      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大熊猫的数量也是稳中有升。据2016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白水江保护区有野生大熊猫110只,居全国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之首,占我国大熊猫总数的十分之一。